2021年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审核评估。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面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闽南师范大学新一轮线上审核评估工作已于10月9日启动。法学院在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原则,践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改革制度,不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开创了富有特色的党建与业务发展一体推进、“一融双优”局面。学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凸显多学科交叉融合及深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培育创新学术团队,着力抓好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科研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不断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强基固本,点亮教育特色
1.形成“新风尚”,推动本科教育提质增效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生命线。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督导,不断强化教师听课、看课与巡视、教学质量监控,扎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紧密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实施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聚焦新文科改革发展,逐步形成以产学研用思维为指引、以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金课”教学为特征、以“课堂+课外”思政育人为引领的特色鲜明教学体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取得良好成效。
2.拓展“新视野”,形成人才培养示范效应
学院通过创新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法学、社会工作以及政治学与行政学等法学学科多专业交叉与深度融合,培养高水平卓越人才。通过政产学研“四位一体”法学科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推动传统专业教育模式更新升级。发挥法学学科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作用,带动新时代法学学科教育改革发展。

3.构建“新模式”,汇聚校内校外师资合力
学院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参与各类教学研修,建立年龄、职称、学历结构较好和实践实战能力较强的高水平教学团队。聚合地方政府及公检法等人才培养第二阵地资源力量,通过建设虚拟教研室及聘请实务专家主讲实践教学课程,形成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开放的法学人才培养共同体。

4.引进“新资源”,创新“理论+实践”教学方法
学院依托中心平台,以依法治县等重大横向课题为抓手,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夯实校内外各类实践教学资源。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课堂教学的“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等多元互动特色,推动校地、校际之间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政产学研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扎实推进校内外优秀理论及实务师资同频共振,共担专业人才培养职责。通过实施集中实习制度,促成专业实习规范化与长效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实际,建构职业道德。通过开设《普法情景剧》《乡村法治》等特色实践、见习课程,创新课程思政内涵融入专业教育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