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推广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法学院于4月8日下午在圆山新404教室开展课程思政公开课活动。公开课由法学院院长何东平教授主讲,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陈彩虹、曾绚琦,教务处评估质量科科长林华参加了听课评课。法学院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方劲、教学督导余瑞萍、法律系主任李亮国以及部分教师与学生代表参与观摩学习。
何东平院长以《刑法分论》“侵占、挪用型财产犯罪”为主题,深入浅出又富含学理地讲授了财产犯罪的主要概念。何东平院长从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正反案例,将法律知识学习和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勉励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岗位中,依法坚守底线思维,“做有温度的法官,人生没有如果,依法依规,恬淡释然过一生”。
《刑法分论》课程团队重视课程的高质量建设,2021年获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立项,2022年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课程负责人何东平教授曾荣获首届福建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二等奖,省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教学项目负责人,入选福建省新文科教育专家库,“新文科背景下法学教育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教育教学案例入选福建省新文科教育优秀案例。
法学院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此次公开课是法学院“课程思政主题月”的系列活动之一。学院将以“课程思政主题月”为契机,在课程建设中坚守思政底色,强化专业特色,全方位推动专业课程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突出的复合型法治和社会治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