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法学院开展了“‘三个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系列活动。
一次理论宣传,深化思想认知。院新媒体中心精心策划并在学院公众号发布了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大势” 理论学习专题推文,在全院范围内引起热烈反响。推文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围绕“五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等内容,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剖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师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
一个团日活动,激发青年担当。为进一步铸牢广大团员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法学院团委面向学院全体团员举办了以“厚植民族团结之根,共筑中华民族之路”为主题的民族团结团日活动。在法学院团委的组织引导下,各团支部紧紧围绕“厚植民族团结之根,共筑中华民族之路”这一活动主题,通过召开民族团结主题学习会、举办知识竞赛、组织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化分享会等形式,引导团员们深刻理解我国各民族间的紧密关系,增强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一场座谈会,促进多元交流。3月13日下午,法学院在博西109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陈越出席会议,学院台籍教师、多民族学生代表、港澳学生代表参会。会上,陈越书记对台籍教师和多民族学生为学校多元化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随后,台籍教师们围绕民族团结、文化交流以及教育融合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学生们也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围绕日常生活、课程学习及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分享。此次座谈会后,与会师生达成共识,将珍惜在校机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工作中,潜心学习,躬耕实践,努力成为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