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之窗
党旗飘扬·榜样 | 教学战“疫”系列一:身处疫区 情系学生——记田钦老师疫区中的坚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05-08 20:09:29 

2020春新冠疫情为线下课堂教学按下暂停键的同时,使线上教学成为刚需。转眼间我校成建制大规模线上教学战役打响已经二月有余,师生们也逐渐适应了网络教学新常态。疫情终究会散去,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赋能师生增益教学效果,将成为网络时代教学研究的新题域。我院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开展网络课程自建,引导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确保学生学习不断线。本期起,编者将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故事和优秀教学案例。

本学期我承担18行政《乡村治理》和17行政《毕业论文写作》两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其中《乡村治理》是专业培养方案调整后的新开课程,《毕业论文写作》课程也是我第一次上。教学资料都留在漳州,因此备课工作量比较大。通过QQ群调查统计发现同学们网络学习设备配置与网络运行状况也各不相同。针对近三分之一的同学除手机外没有其他网络学习设备的实际情况,反复权衡之后采用了相对稳定流畅的腾讯课堂。同时决定打破常规,将教材制作成为朗读版,这样即便是只有手机也可以下载音频不用担心卡顿。

我院朗诵队的王琦煜、张译丹、赵广浩、周子灵、庄嘉豪等同学,充分发挥特长,在短短不到一个星期内,分工协作,高质量地提前将教材音频版按照章节顺序上传到课程群中供同学们学习。播音员级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课程的预习和复习成为一种享受,他们的无私奉献在得到同学们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粉丝。这几位同学备受鼓舞,希望进一步扩展延伸,预备积极申报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将朗读经典著作进行到底。

有感于遍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情感丰富、视角迥异、深浅不一的个体叙事冲动。以《2020抗疫社区治理札记——我身边的基层治理记实与思考》的课程作业为契机,我又收获了好多饱含真情实感、视角迥异、金句不断的中国抗疫历史的个体叙事。这些作业既是档案也是宝贵的一手课程资源。中国当代城市与乡村、南方与北方、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疫区与非疫区的基层治理图景在同学们的笔下徐徐展开。在腾讯直播课堂分享和讨论这些来自神州大地的真实案例内在的张力和网络教学超现实特质引发了同学们强烈地思考与表达欲望。政治或治理从来不是法治、德治、自治的独奏,而是情理法彼此间的唱和与融合。地再广人再多,政治正义与社会秩序终究需要每个人葆有关心政治的情怀。00后互联网原住民,本不是刻板印象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相反他们更具高贵的公共精神,他们的思考、选择与集体行动才是更重要的思考、选择与集体行动。



《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电子资源丰富,该课程主要困难是任课教师受制于研究方向,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每位同学提供精准指导。考虑到疫情无法到校学习的实际情况,未雨绸缪理想状态是将课程学习与17级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工作流程结合起来,这同时意味着我系将提前近一学年启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又提前通过网络辅导的方式启动,无疑难上加难。经过网络教研会议讨论同意,全系教师积极响应,提前介入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工作。为此,以我校毕业论文工作管理相关规定文件为指引,结合专业特点,优选若干文献检索与下载渠道,分享交流文献管理软件相关实用技巧,结合同学们选题情况检讨论文选题,结合近年我系毕业生的文献综述讨论文献阅读与综述方法。同学们边学边做,边做边学,真学实干,真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此过程中我也通过网络课堂和个别辅导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同学们出谋划策,帮助同学们克服畏难情绪,鞭策和鼓励同学们迎难而上。截止到目前为止,我系17级全部同学已经进入文献综述阶段。在疫情时期的网络教学,为新时代专业教学规划了新领域,教师不该占据知识权威的神坛,不该只追求技术迭代更新,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如何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获得新知或许才是更为迫切的需要。



田钦老师的教学案例

党建引领与乡村治理体系化

课程名称:乡村治理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主讲人:田钦

一、案例综述

针对00后学生多缺乏乡村生活体验的现状,利用线下调研和访谈两次作业,以及两次线上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最后一公里”的中国乡村政治生活图景;思考并讨论中国乡村现代化路径的多样性、复杂性与乡村治理体系建构的多元化、包容性。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身边的乡村党员深切恳谈,进一步探究党建引领在乡村建设核心地位,让学生与自己得出结论:党建引领与乡村治理体系化。

二、案例解析

1.主要思路

线下作业导入:《2020抗疫社区治理札记——我身边的基层治理记实与思考》(以下简称《治理纪实》)——线上讨论分析:三治融合绩效——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合理性与疫情防控期间治理绩效分析——线下作业再进一步:《如果没有党组织、没有党员会怎样?——与一位精准扶贫干部或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农村党员对谈实录》(以下简称《对谈实录》)——线上讨论收敛:党委引领为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的提供源动力——学生结论:以党建引导社建,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化是乡村治理有效的尖刀上的刀尖。

2.具体措施

通过空间位置共享定位,得知我校政治学系18行政班同学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关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基层治理必有情感丰富、视角迥异、深浅不一的个体叙事。《治理纪实》既是作业更是第一手的课程资源。利用WPS协作文档,每位同学可以查看其它同学作业,教师也推荐若干各具特色的习作。

基于《治理纪实》呈现出的基层治理中城区与乡村、南方与北方、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省份、疫区与非疫情的治理绩效图景与意像的异同,在腾讯直播课堂和QQ群里的争论与碰撞中检讨中国乡村治理不同范式中自治、法治、德治的内涵及其辨证关系。

通过作业《对谈实录》抓住了抗疫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契机,通过网络调动了来自全国各地普通党员,由可信之人言说可信之事的课程思政资源,避免了生拉硬拽、牵强附会、单向灌输的传统课堂教学弊端,学生学习主动,思考自主。

3.教学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带来的新知识:枫桥经验、三元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差序格局、新乡贤、网格化管理、权力的文化网络、传统乡村的差序格局等一系列的乡村治理的概念和理论在学生习作中反复出现,并成为线上讨论的话语基础。

线上无领导小组讨论带来的新知识:线上课堂讨论,在经历短暂的无序后,旋即进入自由、独立、平等的审慎协商状态,个体破碎、具体的经验,在在线法庭里接受理性的审判,教师既不划桨也不掌舵,而是作为凝练同学们观点的服务者出现。

三、案例反思

1.创新之处

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目前学生志愿者团队已经完成课程教材朗读版,下一步准备申报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将语音课程资源进一步延伸至课程相关的政治学经典朗读版。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非结构化线上教学模式探讨:改变传统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教师满堂灌,大词满天飞,理论玄又远的清谈、空谈导致的学生不爱听、听不懂的刻板印象,把课堂时间更多还给学生,把彼此思考过程更多呈现给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感、效能感。非结构化教学的教师看似无位,学生却有为。

2.改进思路

进一步扩充课程资源渠道:更多线上相关优质课程资源链接导入、邀请农村一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连线参与课程教学讨论。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专业文献阅读技巧的辅导:经典著作精读深思、代表性理论抓核心观点和论证逻辑、最新有影响力期刊文章把握前沿,借此增强学生学力。



编者按:田钦老师身处疫区,情系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发挥学生特长,创新朗读版教材形式,因材施教;紧密结合疫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行思考与表达。取得了教学育人的良好效果,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截止发稿时,其《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化》教学案例被学院推送学校参评。

[打 印]      [关 闭]